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Institute?of?Semiconductors,CAS)是集半導體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系統集成應用的國家級綜合性研究所,于1960年在北京成立。半導體所現有在職科研人員600余名。中國科學院院士9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海外高層次人才30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6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設有3個博士后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培養點,3個工程碩士培養點。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擁有優秀的研究隊伍、科研平臺和教學基地,包括:物理研究--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研究--中科院半導體材料科學重點實驗室;光電子器件研究--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光電子工藝中心、光電子器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固態光電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以及納米光電子、全固態光源和光電系統實驗室;半導體工藝平臺-半導體集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并牽頭北京信息電子大型儀器區域中心;特色微電子-高速電路、生物醫療、基于神經網絡的芯片及系統等。半導體所是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材料與光電子器件卓越創新中心的依托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材料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的主辦單位,材料科學與工程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在相關研究領域已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創性成果,近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勵,黃昆院士榮獲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一、招聘崗位
崗位序號 | 課題組 名稱 | 需求數量 | 崗位職責 | 專業領域 | 學歷 | 接收簡歷郵箱 |
1 | 先進自旋存儲原理和器件 | 1 | 博士后,特別研究助理,負責磁隧道結或二維量子器件實驗研究 | 自旋電子學/物理,材料 | 博士 | ljzhu@ |
2 | 神經接口與腦機交互 | 1 | 高通量神經接口器件研究 | MEMS、生物、生物醫學工程 | 博士 | peiwh@ |
3 | 微波光電子 | 7 | 科研助理 | 光電子與光學工程,電路與系統,凝聚態物理,半導體物理 | 碩士及以上 | ml@ |
高速光電子器件與系統。主要開展高速光電子器件的設計、流片、封測與模塊開發等研究工作,例如通信用高速半導體激光器和寬帶電光調制器等 | 光電子與光學工程,電路與系統,凝聚態物理,半導體物理,FPGA編程 | 碩士及以上 | ml@ | |||
硅基光電子器件及集成。主要開展硅基光電融合集成理論建模、芯片設計、封裝測試與系統驗證等研究工作 | 光電子與光學工程,電路與系統,凝聚態物理,半導體物理,FPGA編程 | 碩士及以上 | ml@ | |||
微波光子器件及集成。主要開展微波光子集成器件與芯片、光電振蕩器及其應用系統開發、光電協同和光子AI計算等研究工作 | 光電子與光學工程,統計物理,半導體物理,計算機,FPGA編程,電路與系統 | 碩士及以上 | ml@ | |||
4 | 高速圖像傳感與信息處理 | 4 | 視覺處理器架構設計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博士 | liuly@ |
視覺處理算法設計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博士 | liuly@ | |||
視覺芯片應用系統設計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博士 | liuly@ | |||
數;旌霞呻娐吩O計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博士 | liuly@ | |||
5 | 硅基光子信息處理 | 3 | 博士后,科研助理 | 納米光子學 | 博士 | oip@ |
6 | 激光探測與制導 | 3 | 嵌入式研發設計 | 電子信息類 | 本科及以上 | lidongmei@ |
光電設備研發設計 | 電子信息類光電類機械類 | 碩士/博士 | lidongmei@ | |||
光學設計 | 光學工程 | 碩士及以上 | lidongmei@ | |||
7 | 光纖傳感光源模塊 | 2 | 半導體光源可靠性分析與評價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本科及以上 | mqtan@ |
半導體器件工藝 | 光電子及相關領域 | 本科及以上 | mqtan@ | |||
8 | 低維結構材料與器件 | 1 | 博士后,器件物理研究 | 紅外半導體激光器和探測器 | 博士 | zhangjinchuan@ |
9 | 形象認知計算 | 2 | 算法應用開發工程師崗位職責: 1、算法加速,負責算法的壓縮及量化,如對目標檢測模型進行剪枝與定點化 2、算法部署,負責封裝算法模型并在目標平臺上進行部署,如在RK3399開發板上部署目標檢測模型 | 計算機、軟件工程、電子信息等相關專業 | 本科及以上 | zwli@ |
3 | 3D主動視覺博士后崗位職責: 1、研究3D主動視覺原理及交互機制 2、設計并開發雙目立體成像系統、結構光投影系統以及相應的SDK 3、研究并設計面向低功耗設備的雙目、多目立體匹配算法 | 微電子、電子、通信、計算機、自動化等相關專業 | 博士 | zwli@ | ||
3 | 人工智能芯片博士后崗位職責: 1、參與芯片功能需求分析和討論 2、根據芯片需求提取邏輯功能需求 3、器件選擇及芯片系統方案設計、模塊劃分 4、關鍵模塊詳細設計、代碼實現和調試 5、系統仿真,與軟硬件人員協同完成系統聯調 6、參與芯片系統驗證與測試,完成相關報告 | 微電子、電子、通信、計算機、自動化等相關專業 | 博士 | zwli@ | ||
3 | 人工智能與數據建模博士后崗位職責: 1、研究復雜系統的數學建模方法 2、應用各種數學最優化理論,包括線性規劃,組合優化,整數規劃,隨機優化等模型來設計最優和近優算法 3、致力于各個階段優化模型/算法的開發和部署 | 人工智能、統計學、運籌學與控制論、計算數學、微電子、電子、通信、計算機、自動化等相關專業 | 博士 | zwli@ | ||
10 | 柔性半導體感知器件與系統集成 | 3 | 博士后 | 半導體光電器件 | 博士 | liliwang@ |
博士后 | 半導體電子器件 | 博士 | liliwang@ | |||
博士后 | 仿生傳感器 | 博士 | liliwang@ | |||
博士后 | 電路系統 | 博士 | liliwang@ | |||
11 | 半導體微納傳感材料與器件 | 3 | 集成光子芯片設計仿真與開發 | 物理類 | 碩士、博士 | shenchao@ |
微納傳感材料與器件設計開發 | 物理類 | 碩士、博士 | shenchao@ | |||
低維材料與結構偏振光譜測試分析 | 物理類 | 碩士、博士 | shenchao@ | |||
12 | 低維半導體的電子結構和光學性質 | 2 | 特別研究助理或博士后,從事二維材料、新型微納材料的合成(CVD、CVT等)、表征、器件加工、測試,有相關研究基礎或熟悉微電子加工工藝者優先 | 物理、材料、微電子及相關專業 | 博士 | zmwei@ |
特別研究助理或博士后,從事半導體器件物理和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有相關研究基礎者優先 | 物理、微電子專業 | 博士 | zmwei@ | |||
13 | 特種集成電路 | 3 | 集成電路設計 | 電子類相關領域 | 碩士及以上 | liwc@ |
集成電路測試與應用 | 電子類相關領域 | 本科及以上 | liwc@ | |||
集成電路版圖設計 | 電子類相關領域 | 本科及以上 | liwc@ | |||
14 | 計算材料和器件 | 10 | 博士后 | 凝聚態物理 | 博士研究生 | jwluo@ |
15 | 大功率激光器 | 3 | 半導體激光器制作工藝 | 電子、機械、光學等 | 碩士、本科、?、中專 | spliu@ |
16 | 半導體聲子物理和聲子器件 | 8 | 半導體光譜研究:主要負責樣品制備、深紫外調制反射光譜測量、熒光激發光譜(PLE)測量、數據分析等。(科研助理1名) | 物理、材料、光學 | 碩士及以上 | phtan@ |
半導體光力系統研究:主要負責光力器件微加工、基于量子測量的反饋平臺建設、量子傳感研究等。(科研助理1名,博士后1名) | 物理、光學、電子 | 本科及以上(科助)、即將或已取得博士學位(博后) | zhangxin@ | |||
二維量子材料電學性質研究:主要負責樣品制備、低溫高磁場環境下量子輸運測量、低溫掃描平臺搭建等。(科研助理2名,博士后1名) | 物理、材料、電子 | 本科及以上(科助)、即將或已取得博士學位(博后) | ymshi@ | |||
半導體光量子器件:主要負責器件模擬、光學測試和數據分析等。(科研助理1名,博士后1名) | 物理、微電子、光學 | 碩士及以上(科助)、即將或已取得博士學位(博后) | zhangjwill@ | |||
17 | 應用光電系統 | 3 | 光學探測 | 光學、光電 | 博士 | zhouyan@ |
光學成像 | 光電、圖像處理等 | 博士 | zhouyan@ | |||
硬件工程師 | 電路與系統、電子 | 碩士、博士 | zhouyan@ | |||
18 | 新型半導體光電材料與量子器件 | 2 | 分子束外延 | 低維光電子材料 | 博士 | zcniu@ |
19 | GaN器件與集成應用 | 3 | 科研工作 | 理工 | 博士 | yzhang34@ |
科研工作 | 理工 | 博士 | yzhang34@ | |||
行政及財務助理 | 理工或者相關專業 | 碩士以上 | yzhang34@ | |||
20 | 光子晶體及集成技術 | 7 | 博后:光學設計和耦合 | 光學、激光、微電子學 | 博士 | zhouxuyan@, mingjinwang@, qiaiyi@,linyuzhe@ |
博后:MOCVD、MBE外延生長與設備維護 | 材料、微電子學、物理學 | 博士 | ||||
博后:Si基混合集成器件與芯片研究 | 激光工程、物理學、微電子學 | 博士 | ||||
博后:新型調控光子態與新型半導體激光研究 | 激光工程、物理學、微電子學 | 博士 | ||||
科研助理 | 工商管理、檔案管理、 | 本科 | ||||
科研助理 | 應用物理、應用電子學、電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
科研助理 | 機械工程、材料、數控、機電一體化 | 本科 | ||||
21 | 新型光子器件 | 2 | 光電子材料和器件的設計、研制與表征 | 物理類;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博士或碩士 | xsxu@ |
微納材料和器件的發光特性研究 | 物理類;電子科學與技術類 | 博士或碩士 | xsxu@ |
二、招聘方式及程序
1.應聘者須填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崗位應聘申請表》,并以電子郵件方式發送至對應崗位郵箱。郵件標題及應聘申請表名稱請注明“課題組名稱-崗位職責-學歷-畢業院校-專業-姓名-聯系方式-生源地-”,舉例:微波光電子-高速光電子器件與系統-碩士-清華大學-凝聚態物理-張三-130xxxx-山東濟南-。
2.本招聘啟事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通過資格初審的應聘者參加面試,面試時間和地點將另行通知。初選不合格者不再通知。
三、聯系方式
聯系人: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人事處,亓老師(010-823049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甲35號
郵編:100083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